七星号

栏目分类:
返回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热门搜索
七星号 > 名人 > 名言 > 正文

(门捷列夫的故事简短)门捷列夫奋斗的故事

作者:用户投稿 发布时间:2024-10-22 18:28:59 阅读次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门捷列夫的故事简短,以及门捷列夫奋斗的故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名人敬业事例50字以内

名人敬业事例50字以内

1、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年过七旬以后,由于积劳成疾,双目半盲,但他依然奋斗不息。

他每天从清晨开始工作,一口气写作到下午5点半,6点吃“中饭”,饭后又继续写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清晨5时,门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坐在椅子上去世,面前的写字桌上,是一本本写完的著作。他死去时,手里还紧握着笔。

2、李国安

时年50岁的李国安,在内蒙古边疆战斗了35个春秋。1994年,他不顾医生的劝阻拖着重病之躯,腰扎15厘米宽的“钢围腰”,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奔波4个多月,长驱2.48万公里,终于换来了8000里边防的详细水源分布,22万字的边疆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填补了国家空白。

3、陈金水

陈金水出生于钱塘江畔,从气象学院毕业后,他只身来到青藏高原,单枪匹马建起了世界上最高的气象观察站。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终年积雪,空旷无人;由于低压,他吃不到煮熟的饭;由于寸草难生,他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由于缺氧,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

然而,陈金水丝毫没有动摇他献身祖国气象事业的决心,在这里一蹲就是30年,印证了他的一句肺腑之言:我的一切属于祖国的气象事业。

4、克劳德

克劳德15岁时,他就嘱咐仆人,每天凌晨用这样的话唤醒自己:“克劳德先生,起来吧,伟大的事业在等待着您。”他用自己所确立的远大目标激励自己自己战胜了惰性,不断地投身于自己所创造的事业中去,终于成为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探索的足迹。

5、张秉贵

张秉贵出生于北京,17岁起在德昌厚食品杂货店当店员。他常对人讲:“我们售货员要胸有一团火,温暖顾客心。”他为了苦练售货基本功和全身心投入柜台工作,常年住在集体宿舍,每星期休息时才探家一次,一直到退休,30年来从未打破这个规律。

柜台外,他为了把自己的眼变成天平,把自己的手变为秤,把自己的头脑变成计算器,经常练到深夜,直到眼睛熬红,手臂不能动弹。柜台内,张秉贵更是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他的微笑温暖着每一个顾客。

外国名人青春奋斗故事3个

奋斗只是一种行动的昭示,而实际的行动却应该有详细的计划,清楚的段落,坚定的意志和力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国名人青春奋斗 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外国名人青春奋斗故事1:门捷列夫

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18世纪,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

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

门捷列夫激动不已。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 教育 系学习。 毕业 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 方法 ,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夜深人静,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

“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帮我把它剪开。”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

称、原于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摆着,摆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这就是说,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然后,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年,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

无影周期表有什么用呢它可非同一般。

一是可以据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探寻新元素,既然元素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有规律地排列,那么,两个原子量悬殊的元素之间,一定有未被发现的元素,门捷列夫据此预付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元素的存在,不久,预言得到证实。以后,别的科学家又发现了镓、钪、锗等元素。迄今,人们发现的新元素已经远远超过上个世纪的数量。归根到底,都得利于门氏的元素周期表。相信在广大青少年朋友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化学家,进一步打开微观世界之谜。

二是可以矫正以前测得的原子量,门捷列夫在编元素周期表时,重新修定了一大批元素的原于量(至少有17个)。因为根据元素周期律,以前测定的原于量许多显然不准确。以铟为例,原以为它和锌一样是二价时,所以测定其原子量为75,根据周期表发现钢和铝都是二价的,断定其原子量应为113。它正好在钙和锡之间的空位上,性质也合适。后来的科学实验,证实门氏的猜想完全正确。最令人惊异的是,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宣布发现了新元素镓,它的比重为4.7,原子量是59点几.门捷列夫根据周期表,断定镓的性质与铝相似,比重应为5.9,原子量应为68,而且估计镓是由钠还原而得.一个根本没有见过镓的人,竟然对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测定的数据加以纠正,布氏感到非常惊讶,实验的结果,果然和门氏判断极为接近,比重为5.94,原子量为69.9,按门氏提供的方法,布氏新提纯了镓,原来不准确的数据是由于称中含有钠,大大减少了它本身的原子量和比重。

三是有了周期表,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思维方面有了新飞跃。例如,通过周期表,有力地证实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定律,原子量变化,引起了元素的质变。再如,从周期表可以看出,对立元素(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在对立的同时,明显存在统一和过渡的关系。现在哲学上有一个定律,说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

式上升。元素周期表正是如此,它把已发现的元素分成8个家族,每族划分5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一类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周而复始。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外国名人青春奋斗故事2:鲁迅

鲁迅是我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可是他当年在日本 留学 时,起初选择的并不是文学,而是医学专业。是什么原因促使鲁迅先生弃医就文的呢-德育名人小故事

鲁迅(188l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深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担忧。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此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思想十分活跃,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和当时以反清为目的、在东京组成的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一些成员发生联系。1904年9月,鲁迅按照其通过医学救国的理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他学习极为刻苦认真,深受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赞许。

但是,鲁迅没有想到,他学习成绩优异,竟会引起一些日本学生的嫉妒。在这些日本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是"低能儿",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甚至认为,鲁迅所以每回考试都是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把考题透露给了他。--他们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这使鲁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

1905年学校里发生的另一件事,给鲁迅的刺激更大:一次上细菌课后放映纪录片,内容是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战绩的。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枪杀,而周围观看叫好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当时,看这部影片舶只有鲁迅一个是中国人。看完影片之后,大家拍手欢呼。这影片、这掌声都深深地刺痛了鲁迅,他在数月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为此曾一个人走进深山里放声悲歌。他翻来覆去的苦苦思索: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而无动于衷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他毅然弃医从文(尽管他在医学上的学业已有成就),走上了用笔唤起中国人觉醒的道路。

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挚的热爱,促使鲁迅做出了弃医从文的抉择,这一抉择使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更增添了若许光辉。

外国名人青春奋斗故事3: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她还测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他们曾不止一次地被镭射线烫伤。他们与医生一起研究将镭用于治疗癌症,开创了放居里夫妇

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医生家庭里。在他的 儿童 和少年时期,性格上好个人沉思,不易改变思路,沉默寡言,反应缓慢,不适应普通学校的灌注式知识训练,不能跟班学习,人们都说他心灵迟钝,所以从小没有进过小学和中学。父亲常带他到乡间采集动、植、矿物标本,培养了他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学到了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解释它们的初步方法。居里14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位数理教师,他的数理进步极快,16岁便考得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后两年,又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80年,他21岁时,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体的特性,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1891年,他研究物质的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顺磁质的磁化系数与绝对温度成反比。他在进行科学研究中,还自己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新仪器,例如压电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静电计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结婚。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父亲是中学教员。16岁她以金质奖章毕业于华沙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她继续读书,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于1891年去巴黎求学。在巴黎大学,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地学习,经过四年,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 经验 ,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没过多久,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年仅47岁。比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继续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射性疗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参加了战地卫生服务工作,组织X光汽车和X光照相室为伤兵服务,还用镭来治疗伤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战结束后,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创建的镭学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晚年完成了钋和锕的提炼。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加上大战期间四年建立X射线室的工作,射线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严重贫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并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

门捷列夫的生平事迹都有什么?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是俄国著名化学家,他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纳入表中,给元素们分了家。他还预言了硼、铝、硅等未知元素,并在元素周期表中为这些元素预留了空位,若干年后,这些元素陆续被发现。此外,门捷列夫还自制器材写著作,考察炼油厂提建议,提倡贸易保护,研发飞行器,助力海军。 在德国留学时,门捷列夫不满足导师实验室的仪器精度,自掏腰包在家中建实验室,并设计了门捷列夫比重瓶等实验器材。回国后,门捷列夫穷困潦倒,身兼多份私教,同时在4个月内撰写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部《有机化学》。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无机化学时,由于对原来的课程不熟悉,门捷列夫又编写了一本系统性教材,即后来的传世著作《化学原理》。 1876年,包括石油行业在内的俄国经济出现危机。门捷列夫被政府聘为顾问,两度考察巴库的炼油厂,提出了利用重质油的新方法。在他的帮助下,俄国建立了第一座从重质油中大规模炼制润滑油的工厂,不久,用这种方法炼制的石油全方位取代了动植物油脂。 1889年,门捷列夫成为贸易和制造业委员会成员。一开始他只参与制定硫磺等化学品的关税,很快他意识到关税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并试图在一种框架内安排所有可能的_税,写成了700页的巨著《用关税解释俄国工业的发展》,提倡贸易保护,大受业内好评。这种框架被称为“门捷列夫关税体系”,直接导致了1893年至1894年俄国与欧洲的贸易战,有力地推进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 为了研究高层大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门捷列夫曾参与飞行器的研发。1887年,他乘坐自己参与设计制造的浮空器,上升到3000米高空。在那里除了数据测量,他还见证了一次日全食。 来源: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门捷列夫是谁?有哪些故事?

门捷列夫生于一位有十七个子女的中学校长家庭,他排行十四。出生刚数月,父亲双目

突然失明,接着又丢掉了校长的职务。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持生计,全家搬进附近一个

村子里,因为舅舅在那里经营一个小型玻璃厂。工人们熔炼和加工玻璃的场景,对他以

后从事与烧杯、烧瓶打交道的化学研究产生很大影响。1841年秋,不满七周岁的门捷

列夫和十几岁的哥哥一起考进市中学,在当地轰动一时。不幸总爱跟随贫苦人家。门捷列夫13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工厂遭火灾化为灰烬,母亲只好再次搬家,将成年的女儿们嫁出去,让两个儿子参加工作。1849年春,门捷列夫中学毕业,母亲变卖家产,一心想让小儿子上大学。在父亲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进入彼得堡师范学院物理系。只过了一年,就成为优等生。紧张学习之余,还撰写科学简评得到少量稿费。这时他已经失去任何经济支持:舅舅和母亲相继去世。1854年,他大学毕业并荣获学院的金质奖章,23岁成为副教授,31岁成为教授。

使他获得最初声望的是《有机化学》,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两个月没离开过书桌。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竟双目半盲。每天从清晨工作到下午5:30,“中饭”后继续工作到深夜。他是在书桌前死去的,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他名声大噪,好多外国科学院纷纷聘请他为名誉院士。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怎样想出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笑:“这个问题我考虑了20年之久,而您却认为我坐着不动,5个戈比1行、5个戈比1行地排列着,突然就成功了?”

诚然,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门捷列夫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的生平事迹都有什么?

1834年2月8日,门捷列夫生于俄国贫寒的中学教员家庭。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母亲希望日后他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1855年,门捷列夫毕业于彼得堡师范学院,当过中学化学教师。1859年至1861年在德国海德大学进修,在那里,门捷列夫结识了一大批著名的化学家,有德国的,还有法国、意大利的。他们有关区别原子量与分子量的主张对门捷列夫产生了重大影响。回国后,他在著名的彼得堡大学任教,博学多才的他,讲授的课程妙趣横生,深受学生喜爱。不久他就成为彼得堡大学首屈一指的化学教授。与此同时,他还在研读前人的科学论著,搜集了大量的科学文献资料。

关于门捷列夫的励志故事

一天清晨,门捷列夫经过一个夜晚的研究后,疲倦地躺在书房的沙发上,他预感十五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因此,这几个星期以来他格外地努力。

十五年来,从他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元素”与“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关联感兴趣,并且利用一切时间对化学元素进行研究。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研究大有进展,应该很快就能把元素间的关联和规律串在一起了。

由于过度疲劳,门捷列夫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睡梦中,他突然清晰地看见元素排列成周期表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又惊又喜,随即清醒过来,顺手记下梦中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成了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而因为在梦中得到灵感,所以人们称为“天才的发现,实现在梦中。”

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把这个累积十五年的成就归功于“梦中的偶然”让他忿忿不平。他说:“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直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

门捷列夫的故事启示

天下没有任何成就是偶然的,只不过一般人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往往忽略了背后长期的努力和付出,而用运气好或是其它理由来加以解释,因而相较自己的表现“时运不济”就成了失败的最佳借口。

    这篇是关于门捷列夫的励志故事,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精彩不容错过。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365语录台词网汇集和分享最新最热门的精彩内容。

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完整故事)

1. 科学家成才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1855年从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后担任中学的化学教师;1856年获得博士学位;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彼得堡大学教授。

小时候,门捷列夫家境贫寒。全家有17个孩子,门捷列夫排行十四。在他出生才几个月,任中学校长的父亲就因突然双目失明而丢掉了校长职位,退休回家了。微薄的退休金维持不了这样一个大家庭的生活,全家只好搬到托波尔斯克附近的一个村庄去。他的舅舅在那里经营一座小型玻璃工厂,母亲在那里帮助管理工厂,还在工厂院内搞些副业,生活开始变得好过一些。那时,年龄很小的门捷列夫经常悄悄地溜进工厂,看工人怎样熔炼和加工玻璃,这对他以后从事与烧杯、烧瓶打交道的化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1841年秋天,门捷列夫不满7岁就同哥哥一起考上了托波尔斯克中学,这在当地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但是不幸总是跟踪着门捷列夫一家。在他13岁时父亲去世了,3个月后姐姐也死了,一年以后工厂又遭火灾化为灰烬,妈妈只好带领全家从乡下搬回托波尔斯克。1849年春天,门捷列夫中学毕业,妈妈变卖了财产带着孩子们到了莫斯科,她很想让这个小儿子进大学,因为教师们一致说他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妈妈在莫斯科的大学四处奔波,都无济于事,最后决定到彼得堡去碰碰运气。她丈夫的朋友当时身居要职,在他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被破格录取进彼得堡师范学院,他父亲就是在师范学院读书的,因为那里的学生完全免费。

门捷列夫读的是物理系。对来自一个小地方的穷学生来说,彼得堡师范学院的门槛太高了。但是,只过了一年,他就成了优等生。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门捷列夫开始撰写科学成就简评,并得到少量的稿费,这对他来讲是唯一的收入。因为,这时候他已失去了任何经济支持。舅舅去世了;不久,小姐姐也害肺病死了;最后,连慈爱的母亲也离开了人间。1854年,门捷列夫大学毕业了,他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23岁时,他就成为副教授,31岁时又升为正教授。

门捷列夫能从一个西伯利亚小城市的穷孩子成长为彼得堡大学的正教授,这与他始终一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使门捷列夫获得最初的名声,是他撰写的《有机化学》。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整整两个月没离开过书桌。他常常接连几昼夜工作,中午休息不到几小时。年过7旬之后,由于积劳成疾,门捷列夫双目半盲。然而,他仍是每天从清晨开始工作,一口气写到下午5点半,然后吃"中饭"。饭后又继续写作。他去世时是坐在椅子上死去的,手里还握着笔。

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之一。在1869年以前被发现的元素已有63种。为了探索元素之间的规律,许多化学家进行了元素分类的研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各种分类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终于发现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周期变化,于1869年正式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根据这个规律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元素周期律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恩格斯誉之为"科学研究的一大功绩"。

门捷列夫提出了溶液水化理论,为近代溶液学说奠定了基础。他研究了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湿度和压力的关系,于1860年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

门捷列夫首先提出了煤地下气化的观点,为煤气化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广阔的前景。在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他还是一位气象探险家。为了研究高空大气层和观察日蚀,曾于1887年8月冒着生命危险,操纵气球升入高空进行探测,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门捷列夫的话说,"对于我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工作。停止工作,我就会烦闷而死。"

他真的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07年1月20日早晨,门捷列夫逝世了。这位伟大科学家逝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俄国社会。葬礼是隆重的,通向沃尔科公墓的道路两旁绵延着不尽的人流。在送葬的行列中,高举着一条很大的横幅上面画着"周期表"。横幅在北风中迎风摆动,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不朽名字传向四方.

杰出的航空航天科学有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完了中学。在中学时代,钱学森就立定了要为祖国富强发奋学习的志向。他读书非常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当时附中学生课程很多。在高中课程中,有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化学等。由于他天资聪明和超人的记忆能力,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他自己还选学了无机化学、工业化学和英语、德语等。他回忆中学时代的生活,感慨地说:"在我一生所受的教育中,附中的教育是至今怀念的非常好的教育。"

由于他在中学的学习课程高,成绩又好,进了大学,学得就比较轻松,但他仍十分用功。他立志每次考试都要在90分。说到做到,结果每学期的平均分数都超过90分,而且得到免交学费的奖励。

1935年,钱学森在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考取了公费留美生。次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又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成为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的著名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门生,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这期间,钱学森如饥似渴地研究数学、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原子物理、量子物理、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3年后他站到了现代数学与力学的最前列。后又研究航空结构,仅用了1年时间,便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冯·卡门教授不仅指导钱学森的学习,而且一再推荐这位有才华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美国许多重要的、甚至是高度机密的工程技术工作,钱学森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给冯·卡门教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教授对钱学森的工作很满意,并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选择,委托钱学森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课题。同年11月,他与马林纳合作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为美国四五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基础,成为美国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的先驱。1949年他又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课程和"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的领导人。开始研究核发动机,写出了第一篇核火箭技术的出色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军方高度赞扬钱学森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的、无法估计的贡献"。钱学森被认为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是"制空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这时,钱学森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力学、应用数学和火箭技术权威,流体力学开路人之一,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航天技术的先躯,工程控制站的创始人。

1949年仲秋之夜,月圆夜静。钱学森与周围十几个中国学生共度中秋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们怀念着祖国,传递着新中国诞生的喜讯,一个个归心似箭。当夜,他们悄悄地商议了回国的计划。

万万没有想到,为了回到自己解放了的祖国,钱学森竟历尽千难万险,经受了整整5年多时间的折磨和关押,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体重竟下降了30磅。

1954年,钱学森写了洋洋30万言的《工程控制论》一书。他说:"那是写给美国当局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知道自己已改变了科研方向,以便尽快获准回国。1955年8月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我国大使王炳南受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在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揭露了美国当局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中国公民钱学森以阻挠他回国的卑劣行径。美方不得已,被迫于8月4日准许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新中国。

1956年,钱学森受命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研究院院长职务。就在当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是钱学森带领我国自己的专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很短时间内研制出我国第一枚导弹,此后又攻下了中型导弹技术及火箭技术。钱学森坚信:"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接着又进行了用中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飞行正常,原子弹在预定的距离和高度实现核爆炸,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又与其他科学家一起,成功地发射了重量为173公斤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了新中国的航天时代迎来了新的曙光。

航空航天事业上的每一项成就,都倾注了钱学森的心血与智慧,他把聪明和才智全部献给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他总结了我国导弹武器和航天器系统的研制经验,将工程控制论提炼为系统工程理论,推广应用于军事运筹、社会经济、社会法制、农业生态、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和美学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钱学森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喜欢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学生时代还是有名的铜管乐手。他同他的夫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蒋英合作写过关于发展音乐事业的文章。

钱学森热爱祖国,更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当年他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投向祖国怀抱,就是明证;钱学森热爱人民,他说:"作为一名中国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杰出数学家华罗庚

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有一位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他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喜泪沾裳。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丢下了优厚的薪俸、汽车和洋房,怀着一腔热诚,携全家,登上一艘轮船于1950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费解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惨淡经营,艰难谋生。华罗庚15岁那年,毕业于金坛县初中,后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由于家庭贫寒,交不起饭费,只念了1年,就离开学校,失学了。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同学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防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在华罗庚18岁那年,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县中学的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把华罗庚请到学校当会计兼做事务工作。从此,华罗庚更忙起来了。他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时说:"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这就是说,即使在繁忙的事务之后,华罗庚也不忘学习数学,因此,他的数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华罗庚1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借了一本杂志,名叫《学艺》,在这本杂志的第7卷10号上刊登了一篇由苏家驹教授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引起了华罗庚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与思考,华罗庚发现文章中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于是他问王校长,"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文章中的错误?"华罗庚的提问得到了王校长的肯定回答:"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有什么不能批评的!"王校长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译者。他的一席话给华罗庚以很大的鼓励。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的文章,经王校长过目与修改后,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文章于1930年发表了。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当时不少人的重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金坛县初中的青年人,更感到震惊。他看出了华罗庚的才华,马上写信到金坛中学,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华罗庚接到信后,再三考虑:一方面,他想起在此之前曾因王校长让他在金坛县初中教补习班,由于有人向上告状说王校长任用一个不合格的教员(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能有资格教初中),王校长不得不辞去校长职位,而且自己也不再教书;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家境贫寒,连去北京的路费都有困难,于是回信婉言谢绝了熊教授的邀请。熊教授接到华罗庚的回信后,这位求贤若渴的"伯乐"又写信去催。信中说:如果你不来,我将亲自去金坛拜访你。华罗庚又一次收到熊教授的来信,从中得知其邀请的真切与诚意,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辜负熊教授的好意,只好由父亲出面借了路费,应邀到了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当上了一名助理员。主要职务是管理数学系的图书、收发公文、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这样,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听课。由于熊教授的安排与指导,华罗庚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也更加刻苦,常常自学到深夜。他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课程,用4个月的时间自学了英语,并能达到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另外,他还自修了德文,特别是他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他写的3篇论文,先后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的教师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不久,在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议上决定让他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人任清华大学的教师。可见,华罗庚的成才主要是由于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华罗庚在给中学生谈学习数学时说过:"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他还说:"我不轻视容易的问题,今天练习了容易的,明天碰到较难的也就容易了。我也不怕难的问题,我时刻准备着在必要时把一个问题算到底。我相信,只要辛勤劳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华罗庚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才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自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

1936年熊庆来教授又推荐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华罗庚回到日本铁蹄下灾难深重的祖国,由熊庆来教授推荐当上了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当时的他年仅28岁。在西南联大期间,华罗庚的生活是清苦的。他们一家住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小村子中的两间小厢楼里,厢楼下是猪栏、牛圈,卫生环境可想而知。华罗庚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蹭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华罗庚虽然居住在这样的厢楼中,过着艰难的生活,但他还是勤奋努力,不断地耕耘,用3年时间写出了一部数学手稿,名为《堆垒素数论》,华罗庚写完《堆垒素数论》后,自然打算出版成书。于是他又把中文稿译成英文稿,并把中文稿寄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但是,中央研究院不但未能给予出版,还把手稿弄丢了。这对华罗庚是一个莫大的打击,3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怎么不使他心疼呢!后来,华罗庚把手头的一份《堆垒素数论》英文稿寄到当时苏联的维诺格拉托夫院士那里,终于由苏联把英文稿译成俄文稿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震动。新中国成立后《堆垒素数论》(俄文版)又被译成中文,在自己的祖国出版了。像《堆垒素数论》先在别国出版,后在国内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属于罕见的现象。

华罗庚一共上过9年学,只有一张初中毕业文凭,却成了蜚声中外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格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披露了这一成功的秘诀。他提出的"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的箴言是值得后人永志不忘的。这位开拓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巨人,逝世前的遗愿竟是"甚盼尸体能对革命有用,俟墙可作人梯,跨沟可作人桥。"

南北朝科学巨匠祖冲之

一位德国数学家讲得好: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数学家都曾寻找过更加精密的圆周率,因此圆周率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就能认识到祖冲之的辉煌成就,具有多么巨大的意义,从中看出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水平。

祖冲之(公元429~500),字文远,范阳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北)人,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祖冲之卓越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闪耀着光芒,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南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也对科学技术进步提出较为迫切的要求。这为祖冲之的科学成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祖氏家族世代掌管历法。祖冲之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对于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尤其酷爱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苦心钻研。当时宋朝政府中有一个研究学术的机关,叫华林学省,祖冲之青年时期就被吸收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祖冲之一面研究继承家学,一面学习我国古代及外国传入的科学成就。他博览群书,兼学百家,为后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祖冲之小时候酷爱数学和天文,学习非常刻苦,他"专攻数术,搜炼古今",把从古代到6世纪所保存的观测记录和有关文献,几乎全部搜集来作为参考。他对圆周率的研究开始得很早,后来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相传,有一天,夜已经很深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周髀算经》上说,圆周的长是直径的3倍,这个说法对吗?天还没亮,他就把妈妈叫醒,要了一根绳子,跑到大路上,等候着马车。突然,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喜出望外,要求量马车的轮子,经过再三测量,他总觉得圆周长大于直径的3倍,究竟大多少?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他的脑子里,直到40多岁,才解开了这个谜。

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现在都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这是一个常数,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已经证明,π不但是一个无理数,而且是一个超越数,就是说,既不能用有限的数字精确地表示它,也不能用有限的代数式精确地表示它。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包含在与他儿子祖恒合著的《缀术》中。这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呢?

原来,为了传播我国历代的数理精华,唐朝选定10部具有代表性的算书作为课本,称为《算经十书》,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缀术》、《辑古算经》。在这10部鸿篇巨著中,内容最丰富的是《九章算术》。魏晋时数学家刘徽作注以后,才使人们能够理解它的内容。后来,祖冲之感到刘徽的注意犹未尽,就写了数十篇专题论文,称为《缀术》。作为对刘徽注的补充。《缀术》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巨著,内容博大精深,连当时的"学官"也看不懂。到了唐朝被列为国立学校的必读教材,需学4年,是学习时间最长的算书。日本和朝鲜在12世纪也把《缀术》作为教科书。后来在北来中期失传,这是数学界的重大损失。《缀术》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在唐朝魏徵等编著的《隋书·律历志》中有一些记载:"宋末,南徐州人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nù,不足)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这里,"开"是开创,"以圆径一亿为一丈",是分直径一丈为一亿等分:"盈数"是圆周的过剩近似值,"朒数"是不足近似值;"正数"是正确数值,即真值。

上面的记载,包含了三点意思:

1.3.1415926<π<3.1415927;这一光辉的数据,使我国在数学上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在圆周率计算这个领域遥遥领先世界长达1000年。1000年后,相继又有法国数学家韦达取得结论一,德国数学家渥脱重新取得结论二,并由亚西亚阿尔、卡西打破祖冲之创造的结论一的世界纪录。

日本的数学家三上义夫将祖冲之的"密率"称为"祖率"。莫斯科大学礼堂前的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着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肖像中有我国两位,其中之一就是祖冲之。60年代初,人类探索太空奥秘时,曾将月球背后的一个山脉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光荣,世界人民将永远缅怀这位科学巨人。

青年科学家陈章良

1986、1987年,在展示美国生命科学最高水平的盛会上,中国最年轻的陈章良教授,两次发表震惊世界的新发展,大会打破与会者每人15分钟即席发言的惯例,特许他的发言可延至半小时。他发现的有特殊功能的DNA,被国际同行专家称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里程碑"。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1991年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项奖,被世界称为"青年诺贝尔奖",每次只奖一个人,陈章良是全票通过.陈章良以他十分显赫的研究成果,登上了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的领奖台,这完全是他勤奋好学的结果。

陈章良1961年出生在一个渔民家中。父母不识字。他6岁时就要帮助母亲带弟弟、喂猪、捡猪粪,上街买东西等。上小学后,他常常凌晨4点起床,帮妈妈做完家务活,再赶到学校去上课。清贫的农家生活、艰苦的劳动锻炼,培养了他不怕苦,能吃苦的顽强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陈章良无论上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在国外学习,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上中学时,他常主动留下来打扫实验室,并在老师的允许下,自己动手做实验。他平时做一些习题时,总是不满足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而是开动脑筋,提出另外几种解题方法,同老师一起研究。他在国外学习时,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他每次都是第一个走进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他比别的同学提前一年半获得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国外的学习结束了,陈章良的导师恳请他留在美国,几家著名的美国大学、大公司,都愿意为他提供优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并高薪聘请,委以重任。但是,这位满怀报国热情的青年科学家婉言谢绝了同行们的盛情,毅然回到祖国,开始了他新的、艰苦的创业历程。

陈章良抱着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想法,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外国专家们参观完这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后说,这里的条件已足以完成当今国际上最新的植物基因工作操作了。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可它却患有多种病毒,影响其质量和产量,国家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烟草。在陈章良指导下的实验室,利用基因工程成功地培育出抗病毒的优质烟草品种,并很快在种烟产地推广开来,之后还出口到国外。外国专家对此项研究与推广的之快十分惊讶。就在这个实验室里,陈章良和他的伙伴们还利用基因工程消除了黄瓜X·Y病毒,新品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大田。

陈章良为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工作起来简直是"玩命"。他除教书、讲学和指导博士生以外,还要亲自做实验,几乎没有空闲时间留给自己去料理生活。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干累不累,后悔不后悔?"他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陈章良在用自己的全部心血,谱写着一曲科学家爱事业、爱国家的壮丽颂歌。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升起在世界生物学界的上空。

门捷列夫讲的是什么故事?

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门捷列夫,迄今为止俄罗斯民族中、最伟大的化学家,1834年2月9日(俄历1月2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利斯克市,是他父亲伊凡巴夫罗维奇的第14个儿子。

伊凡巴夫罗维奇毕业于彼得堡大学附属高等师范学校,任中学教师,于1827年升任中学校长。母亲玛丽亚德米特里民夫娜,是西伯利亚最早从事造纸与玻璃工业的老资本家柯尔尼列夫家的女儿,是一个意志坚强、能干的妇女。

当时门捷列夫家是托博利斯克知识界的社交中心,无论是高级官吏,还是十二月党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士都受到他们家的欢迎。

不幸的是,门捷列夫出生不久,父亲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不得不退职,微不足道的退休金无法养活一大家人。这个时候,母亲发挥了她的才干,把娘家已陷入危机即将倒闭的玻璃厂接收过来,全家迁至厂区托博利斯克近郊的农村。凭借着她的经营才能,母亲不但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甚至还为工人们建立了教会。

门捷列夫自幼具有出众的记忆力和数学才能。7岁那年进入8年制国民学校,但在校成绩并不太好。他对于数学、物理学和历史等课程很感兴趣,但对语文,尤其是拉丁语漠不关心,成绩总是最末等的。幸亏应届毕业班的拉丁语教师是他的表兄,他才勉强及格,准许毕业。

据传,毕业后的门捷列夫和一群同学登上俯瞰全市的山丘顶,一起烧毁拉丁语课本,庆祝他们的毕业。他后来成为俄国最著名的化学家,于1899年访问故乡时,首先登上这座小山回忆了当年。门捷列夫特别喜爱大自然,曾同他的中学老师一起作长途旅行,搜集了不少岩石、花卉和昆虫标本。

年,当门捷列夫由中学毕业后,母亲由于相继而来的不幸,身体已经十分衰弱。她经营的工厂,因敌不过竞争对手而面临危机,已衰落到工厂的勤杂工也得由她担任的地步。失明的父亲又因患肺结核于1847年去世。父亲死去的第二年,全家惟一的经济收入来源玻璃厂因失火被烧毁,她的爱女也死去了。

但是,她一心向往着至少让末子门捷列夫上大学,希望儿子成为学者的母亲,决心离开家乡迁到大城市。她把工厂作了清算,经过2千公里艰辛的马车旅行,母子俩到了莫斯科。可是由于出身学校不在指定校区之内,门捷列夫被拒绝报考莫斯科大学。于是母子俩又于1850年春迁到首都彼得堡。在那里门捷列夫考上了医学外科学校。然而不幸的是,一次他列席尸体解剖,一看尸体就晕了过去。

他只好放弃这个志愿,去报考亡父的母校高等师范学校。当时这所学校在沙皇的统治下,借口学生参加了政治问题的讨论而暂停招考新生。门捷列夫很幸运,有一所高等院校考试及格就允许入学,于是他考入了这所学校的物理数学系,并得到政府津贴住宿生的待遇。母亲看到儿子有了着落才放了心,祝福着他的未来而与世长辞了。遗体埋葬在首都郊区瓦尔柯沃墓地。对这位为儿子牺牲了自己一切的母亲,门捷列夫终生怀念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门捷列夫的故事简短和门捷列夫奋斗的故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推荐文章:

  • 贵在坚持的名言警句
  • 告诉我们人要有志向的名言
  • 关于赞美老师的名言或诗句
  •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有哪些
  • 诚信的名言名句二年级下
  • 表达坚强的名言
  • 关于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的一些信息
  • 世界名人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
  • 佛语名言名句萨满文化
  • 拿破仑的名言最不舒服两性的关系
  • Tag: 门捷列夫的故事简短
    欢迎分享转载→ (门捷列夫的故事简短)门捷列夫奋斗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s://www.ccd-17.com/mingyan/23633.html

    名言栏目本月最新文章

    本站最新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Copyright © 2021-2022 七星号-(www.ccd-17.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