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号

栏目分类:
返回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热门搜索
七星号 > 作文 > 观后感 > 正文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500字)大国崛起关于英国崛起的观后感200字

作者:用户投稿 发布时间:2024-10-20 03:21:29 阅读次数:

票房首日3亿,三天破十亿,猫眼评分9.5……铺天盖地的消息,让我无法在这个十一假期,忽视《长津湖》对欲望的冲击力。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认真研究过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对新生中国的意义,其中团灭北极熊团,外加几乎歼灭美国陆战七师的东线战役自然是重中之重。在堪称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朝鲜战争之中,长津湖战役是重要的转折点,厚重的历史意义,让我对本片充满了极高的期待,我很想看一看,现代电影人,是如何诠释那一段悲壮的历史的。

于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总体看下来,本片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诠释中国英雄是多么无敌,而少于描述战争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吴京率领的七连,第一次与美国人交手的战斗场景,活脱脱一个战狼重现——子弹打不到,手榴弹引爆时间看主角是否安全,两名中国军人近乎徒手团灭留个美国大兵……爽是真爽,可不真实的东西,爽后就是一阵空虚,一番长达半小时的激烈搏斗,恐怕不如片尾五分钟的“冰雕连”名场面来的震动。

时代在进步,17年战狼的成功模式,放在21年是不是有些审美疲劳呢?就像我观影后发的朋友圈那样:“战狼小组 名场面集合=《长津湖》”。

01

不过呢,观众对于《长津湖》的认可,显然不是在于电影本身有多么出众,更多的是在于透过影片对战争的重现,让国人将目光,再次放到了那段遥远,却无比重要的历史时期,“立国之战”不是说说而已,一战换来的几十年和平,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作为我国东北的门户,朝鲜半岛的重要性,不只是“唇亡齿寒”那样简单。历史上的封建时期,我国的兴衰,与朝鲜半岛的安宁息息相关:平安则证明着帝国的繁荣昌盛,战乱则是王朝丧钟的敲响。

隋炀帝三次远征高句丽,换来了亡国,李氏家族登上历史舞台;明朝末年,万历皇帝倾尽全力没能征服高句丽,换来的就是满清大军入关,结束了明朝的统治。

到了1894年,鸭绿江畔,清军统帅叶志超在中日平壤战役一触即发的情况下不得已撤退,揭开了清帝国豪华军事装备外衣下,物资匮乏、重工业落后、后勤保障跟不上的事实,“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的口号下,是战争开始前就弹尽粮绝的窘境。

甲午一朝战败,中国加速了被殖民的进程,这一口气,缓到现在都算不上完成。

朝鲜半岛究竟有多重要?打开地图,就能发现朝鲜半岛在中国地缘战略上的重要意义。

朝鲜半岛陆地上和东北直接勾连,隔海又遥望黄渤海,朝鲜一破,东北平原将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华北黄淮和京畿政治中心也会直面兵峰,一旦有失,敌人就直接饮马长江。

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70年前,我们在国力和工业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应战,如果没有当年在朝鲜让对方止步三八线,如今的这代人将面临什么样的国土安全形势?那代人如果不打好立国之战,后面的人再想立住得多么困难?

就像电影里毛主席说的那样:“我很不想打这一仗,但如果我们这代人不打这仗,下一代人就得打仗。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根本不是谈的战后局势,也不是大国兴衰和地缘战略的问题,甚至不是朝夕之功,抗美援朝,本质上是保家卫国。

新建立的中国,是世界舞台上一个谁都想咬一口的弱小角色,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中国正式登上国际政治的牌桌,新中国,在鸭绿江畔挺直了脊梁。

英国战略学家罗伯特在其著作《清长之战》中感叹:

“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02

意义说完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我们对比世界第一强国,从武器装备到后勤保障方面全方位的巨大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来自于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拥有的武器差多少代那么简单,还有自主制造能力的差距。满清时期,清帝国坐拥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陆海军装备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患上“火力恐惧症”的满清,一边大搞洋务运动兴建各种军工企业,一边从全球大买特买各种枪炮军火。

中日甲午战争时,清军已经装备有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步枪、德国新式毛瑟步枪、美国20响加特林机关炮等先进武器,火力密度世界领先,亚洲第一。

然而,清军凶猛的火力背后,后勤支持和保障却孱弱到几乎没有。看似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铁甲舰、威海卫的克虏伯要塞炮等先进武器,都是买来的,一旦遇到封锁,就会原形毕露。

江南制造局、天津制造局等军工企业一样是面上光鲜,质量低劣,缺乏统一规划调度,武器五花八门,根本供不起前线的火力压制,

“此炮之弹,或误入他炮,则必不能开放”。

“弹药或误,则与枪炮格格不入,临阵时往往有枪与弹不合之弊”。

北洋水师虽然官兵质量和技术水平高于日军,但国产炮弹质量低劣,甚至装不进炮膛,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以0:5的战绩大败亏输,丢失了制海权。

战争打的是工业,是后勤,但大清的工业没有统一规划、缺乏中央领导,更无财政支持,毫无体系可言,根本没有强国的底蕴,整个国家如同没有钢铁的骨架,徒留外表光鲜。

工业体系的重要性,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懂得(终其一生,他都自称一个裱糊匠),熟读曾国藩的毛主席,自然也懂。

这七十多年,没有人比中国人民更明白物质匮乏的落魄、武器代差的辛酸。

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3%,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只有5.5%,毛主席不由感慨: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面对小气吝啬的斯大林,毛主席以祝寿为名,屈尊苏联为斯大林祝寿,拉来了3亿美元贷款:苏联以1%的优惠条件给中国5年内提供总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援建47个大型企业,中国以原材料、农产品等折价偿还。

靠这3个亿,中国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然而中国薄弱的各项基础,一下子上马数百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短板尽露,完全力不从心。

03

朝鲜战争出兵,就是一场豪赌,如果败了,无论东北还是台湾,中国都将陷入进退维谷的的地缘困局;但如果胜了,不仅重塑民族精神,巩固胜利果实,还能理直气壮地要求酬功。那个强国之基,太重要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中国以36万人的伤亡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让美国人不得不承认“”

“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抗美援朝,让我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声威大震,毛主席也才能再次对苏联他狮子大张口的工业要求。

1952年,苏联确定首批援华建设的工业项目50个正式落地,涵盖了电力、钢铁、煤炭、机械、化学等领域。

1953年,苏联新增了91个援建项目,涉及领域包括有色冶金、煤矿、炼油、重型机械、火力发电、医药等。

1954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再次增加了15个工业项目,大幅度提高了之前项目的技术含量,林林总总加起来156个,史称“156工程”。

以这些项目为核心,十年生聚、十年积累,拉起了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华民族撑起了一片钢铁苍穹,成为留给后人的一项最宝贵财富。迄今,这些工程大部分仍在造福于民。

有了这份雄厚家底,我们才得以重塑自己的国民精神;有了这张超级底牌,中国才算真正跻身国际社会,因为你打不垮,封不死,还有威慑能力,联合国五常的身份实至名归;有了这份过硬实力,我们才可以随后以教训越南为投名状骑墙观望,再搞改革开放吸收西方世界的财富和精华;有了这份工业储备,中国才可以承接欧美日本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并能把商品和制造输送往全世界。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1960年代起,全世界大规模技术转移和体系化援助的大门已经彻底关上,从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奢求独立工业。随着意识形态对抗的放松,强国们联手不允许任何人再有工业体系这一张底牌。

在鸭绿江畔,我们重塑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收获了独立完整的大国之基,抓住了19世纪以来,千载难逢的,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次历史机遇。

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我们都应该明白。中国人的脊梁,就是在鸭绿江畔挺直的!

04

宏观的东西说了一大堆,文章的最后我想聊聊电影里有血有肉的那一部分。

《长津湖》这部电影,有那么几个关键的人物,比如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是个新兵,却是本片的线索人物。自小没有离开过家乡的街溜子,因为“让我哥看得起我”,稀里糊涂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在老兵遍地的七连,伍万里简直“狼入虎穴”。

比起新兵的生涩,七连里的老兵们,则是各有各的“混”。

吴京饰演的哥哥伍千里,英雄连连长,带出来的兵拼命能打。

胡军饰演的炮排排长雷睢生,七连现存军龄最长的一个兵,连里的战士都叫他“雷公”“雷老爹”,二哥伍千里,以及已经牺牲的大哥伍百里,都是被雷公手把手带出来的。但他却和“老实持重”这个词语毫无关系,忽悠伍万里:

“里面的子弹头,等到了朝鲜再给你。”

李晨饰演的一排排长余从戎,好像一刻也安静不下来,总追着伍万里跑闹。抢他的检讨书,当着全连的面高声朗读,还不忘嘲笑他好多字不会写,不仅糊弄新兵,也糊弄敌人。

朱亚文演的指导员梅生,连队里唯一的“文化人”,抽空自学了两年英语,是用来骗人的:混战时他躲在墙根下说了一句“watch your back”,就“骗”掉了两个美国兵的性命。

看似个个不正经,但我们要明白,这群老兵的“混不吝”,是战争中他们面对困境的缓解方式,也是跟敌人斗智斗勇的方式。幽默的处世方式下,是一颗强大而复杂的内心。

致敬为我们的和平,做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们!珍惜和平,吾辈义不容辞!

文章首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500字)大国崛起关于英国崛起的观后感200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qixingcap.cn,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推荐文章: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600字
  •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200字
  • 呐喊读后感200字
  • 小学生读后感400字左右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
  • 冯志远观后感100字
  • 第一军规观后感500字
  • 夸父追日读后感20字
  • 经营沉思录读后感
  • 精卫填海读后感300字
  • Tag: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500字
    欢迎分享转载→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500字)大国崛起关于英国崛起的观后感200字
    本文地址:https://www.ccd-17.com/guanhougan/6597.html

    观后感栏目本月最新文章

    本站最新文章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Copyright © 2021-2022 七星号-(www.ccd-17.com) 版权所有